我的购物车 0
023-62496834
工作时间(09:30-18:30)
当前位置 ->

问题来了!拦截广告属于盗窃吗?

浏览:473 时间:2023-06-24 分类:行业动态
问题来了!拦截广告属于盗窃吗?

使用广告拦截工具Adblock Plus或uBlock的用户多吗?可能非常非常多。

一些广告拦截工具做出了特别邪恶的事情,他们开始向广告平台索要赎金。广告拦截工具的工作方式是设置白名单和黑名单。一些公司想进入白名单,于是就要向广告拦截工具“进贡”。其中最著名的案例,也许当属今年2月Adblock Plus与谷歌(微博)、微软、亚马逊和Taboola达成的一项协议。它的价码有多高?“解除拦截后,这些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营收,他们需要把新增营收中的30%缴纳给拦截工具。”

其实也有几家公司在反抗广告拦截工具,方法是:只要他们发现用户在使用广告拦截扩展,就不向这些用户显示任何内容。但是,知名度比较高的网站几乎都没有采取这种战术。Ars Technica曾在2010年尝试这么做过,结果呢?该网站说,“我们竟敢采取行动,来反抗那些让我们劳而无功的人,结果有相当多的人虽然知道这是事实,却仍然指责了我们。”

Ars Technica的尝试表明,即使是广告拦截工具损害了用户喜欢的网站,用户仍然会坚定地保留这些工具。除了支付赎金进入白名单之外,很少有别的方法可想。

对于这个问题,一些在线刊物已经尝试过不同的解决方案。事实证明,在行业刊物这个门类上,包月或者包年模式很成功。The Information是过去几年中人们谈论最多的包月式刊物之一,如今仍保持着一种“高科技业的行业刊物”的感觉。在过去的几年,软文模式也开始流行起来。虽然软文已经成为Vice Media、《纽约时报》和无数其他刊物的宠儿,但它却遭到了大量批评。也许最直接现成的法子是The Wirecutter采用的那种模式,即通过电子商务推荐来赚钱。这三个方法在各自的小范围内似乎是行得通的,但是它们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。

创作出色的内容和寻找一种创新的赚钱方式,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。正因为如此,我们才坚持使用显示广告,除非有另一个做法变得同样普及。暂时来说,广告拦截工具具有一定的威胁性。

业界人士Eric Ravenscraft曾说:用户看到大量横幅广告,因而感到烦恼,这就有点像你朋友跳槽去做一份新工作,让你感到烦恼一样。其实事情对你没有影响,但是可以让他们赚到一些钱。

回到道德这个问题上来:

已经有很多人把拦截广告工具和其他东西做过类比。Ars Technica说这相当于在一家餐馆吃了饭却不给钱。也许更准确的比喻是:你去咖啡店用它的Wi-Fi上网工作,但却没有购买店里的任何东西。

你没有偷他们出售的东西,但是你占用了他们的带宽。不要忘了,那些带宽也是需要他们花钱买的。

消息源:腾讯科技 翻译者:Kathy

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,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,如需访问原网页,请点击这里 关闭